![]() 修改心得 |
50火風鼎-惡人飢食 烹飪、煮食養腎之象 吉 協力之象 凝重安定以新命 鼎卦,木助火旺,烹飪食物。上下不暢,不大順利,不停的更新,立新,鼎立,問鼎奪冠。折足,跛腳。“凝重安定以新命,去浮華以用實才,火木相生,木火得當。”在體、用及人身疾病與家人卦同解。 ◎ (火風鼎)更新、養腎、調整。 (外卦) 離為火:目。 (內卦)巽為風:木、順從。 (鼎卦) 除舊佈新、革新調整、權力法制的象微。 1.「鼎」:穩定。燃炊 2.亨通、運開、得長輩上司之提拔 3.吉方:南方、東南方
上卦離為火,下卦巽為風。木土有火,即將木燃燒著火,形似燃木煮食物的器具,為了保持火不滅熄而續加木柴,呈現烹飪食物之象,稱為「火風鼎」。 「鼎」就是饗宴祭紀時所用來烹飪的器具,它有三個腳、兩個耳朵,也有法律條文刻在鼎上,代表君王的權威,象徵國家組織很穩固、百姓生活安定。 在鼎內煮食物,裡面的食材各有不同: 鼎本身並不更換,只是更換烹煮的食材,意味著根本的問題不必變動,只是更新裡面的東西。 鼎有三足,是指只用自己的力量無法完成大事,若由三個人組合而成,有如三合力量強大,象徵鼎下面有人幫忙搧風助燃,使木火更加旺盛,煮出的食物更加美味。 用美味大餐招持四面八方來的聖賢、諸侯、群眾,大家圍繞著美食,盡情享受,暢談自己的想法,互相交換意見,不斷吸收不同的見解,尋求不同的方法、新的突破。 鼎命卦之人 聚集賢能,名利雙收 要不斷地積聚學識、財富,鍛鍊健康的身體,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所有賢能 人士共同聚集,貢獻一己之力,所作所為既足以使人歡喜,自己又得到益處,如此為人們謀求福利才會成功。卦象顯示,處理事物時,應投合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此會有貴人牽引提拔,有長輩賞識提攜;好好把握千載難逢的機會,能結合眾人的力量,是獲得名利雙收的好運勢,具有安定充實感。 占感情 戀情順利,小心第三者 熱情洋溢,容易打動對方,戀情必定順利成功。小心有些是非口舌,注意是否 有第三者存在。男生切勿拈花惹草,否則玩火自焚會影響家運。 男占她是溫柔賢慧的好女人,知書達禮有分寸,很會打理家庭,但更適合做生意 的好幫手。 女占男方有肩膀,浪漫又多惰,是細心體貼有智慧的男人,處理事情相當穩重, 如果能把握這段感情,將來一定很幸福。
占事業 合夥創業,成果豐碩 目前是開創事業的最佳時機,適合三個人合夥, 有昌隆豐盛的好現象,又可得貴人助。自公司改革以後,管理者應盡量選用新人,改用新制度,去除不合時宜的政策時,也要保持好的傳統。 要慎選員工,人品很重要,而且對公司要有向心力,提高員工的團隊精神; 可 以多舉辦聚餐活動,大家互相交流,交換不同的意見,同時儲備有能力的人才。找進取、有能力的朋友同求,必能造成豐盛的結果。 公職集思廣益、多聽上司的意見,應循序漸進。 占求財 財運很好 非常好,正財、偏財收入佳,會有如風來助般順利得財,但有點「是非財」。 三人同求,則裡外有兩財,收入豐收。
治大國如烹小鮮 火風鼎:我們烹理人生,人生也烹理我們。先有如果,再有方法,我們如此撰寫法典 「火」是文明、光明,「風」是組合、包容。用多元組合建構文明,用包容異議來增益光明,就是「鼎」卦,有烹理、建構、鼎立的意思。鼎的形狀是三足加上開口朝上的盆形容器,而「風」的象徵是承載用的器皿,正是鼎。風上有火就是以鼎承火,就是準備烹理食物。而「治大國如烹小鮮」,所以「鼎」卦又有治國的意思。漢摩拉比法典是人類最早的法典,它是一條一條的「如果……則……」寫成的。推而廣之,整個人類文明也是如此建構而成。「如果」在心智有「風」包容的能量,包容一個假設的出現,所以用包容可以完成法典、建立文明. 小女兒上作文課回來,很神祕地對我笑,她每次有什麼刁鑽的問題要考我時,就是這種表情。她說:「你知道那一句話是歷代君王或大臣最常引用的治國之道嗎?」 「治大國如烹小鮮。」我不假思索回答 女兒嘟著小嘴說:「不跟你玩了,真無趣。」 我忙著向她撒嬌:「小公主別生氣,這句話剛好是今年的中研所入學考題,我的朋友才和我討論過,當我作弊不算,妳再考一題。我們賭一場電影。」 女兒由嗔轉喜,說:「可以,中國那一個宰相廚藝最好,並以烹飪之道治國?」 我說:「商朝的伊尹。」才答完,我立刻發現自己壞了事,竟不知不覺提升了自己的臭屁指數。我趕緊更正說:「不對,是周朝的易牙。」 女兒知道我故意答錯,說:「錯,罰你上網幫我查所有和『治大國如烹小鮮』有關的文章,我要寫作文參考用。」 當晚,我上Google查,總共瀏覽了六十多頁的相關網站,看過五百篇以上的文章,我感覺鼻子滿是魚腥味,有點想吐。這「烹小鮮」真是千騷萬媚的花魁之句,數千年來蠱惑無數帝王與老闆,歷久不衰,可謂管理學中的金榜名言。女兒來驗收成果,我把整理的資料鋪到電腦上,她一邊看,一邊伸長舌頭,說:「乖乖,這麼多。」 這句話源自老子道德經,其實最早是從詩經裡「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轉化來的,教人煎魚時切忌隨意翻動,若耐不住煩一會兒翻一下、一會兒攪一下,那魚肉會破不成形。也有人解成ー一種治大國的遊刃有餘、舉重若輕、與平常心,既輕鬆又戒慎的精神境界,是治國平天下的一種智慧和美,一種領導人風度,一種胸懷。原來古今中外的領導人,中國的歷代君王不說,連柴契爾夫人,雷根總統,馬英九都引用過這句話。柴契爾夫人說:「……政治的許多問題都是由細節組成,主管能深入細節,底下的人就不敢馬虎,問題才能迎刃而解。」到底是要注意細節,追根究柢,還是要不攪不翻,放任無為,各說各話,爭辯不休 我對女兒說:「老子主張,『道』是物質和精神世界的本源,人通過飲食與大自然進行物質交換,因此飲食之道、烹飪之道,均離不開『道法自然』,味『道』不離人『道』、天『道』。這是博士班級的題目,妳作文隨便寫寫就好,不然寫兩千年也寫不完。」 女兒指著其中一篇文章問:「這傢伙說治國如泡妞,是什麼意思?」我說:「先結婚齊家,再國平天下的意思吧。」我希望她不要再追問。女兒又問:「這傢伙說她發明了『黃蓉鯰魚』的煮法,保鮮去腥,深得治國之精要,說要去應徵國策顧問,有這回事嗎?」「這個人主張所有官員都要上烹飪課,這主意真好。」「據說雷根說了這句話後,聲望上升了5%,《老子》的英譯本賣了一百萬本,美國輸往中國的出口量增加了10%,真的假的?」……那一晚,因為一隻魚,我們父女又聊又笑,直到半夜 往後我常想:「如果烹飪可以治國,那麼這花花世界豈不成了一桌桌的滿漢全席?這世界要治得好,少不得要有好的食譜。」食譜很多,最早的一部目前存放在羅浮宮,叫「漢摩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國著名的「正義公王」漢摩拉比所頒布的。法典共二八二條,刻在一塊高二點二五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備的成文法典。我很驚訝法典的第一條是:「倘若一自由民控告另一自由民犯有謀殺之重大罪行,卻提不出充分之證據,原告將處以極刑。」好嚴峻的律法!誣人死罪,自己死罪。此條文的精神與《舊約.出埃及記》第二十三章第一至第三節的意思若合符節:「不可隨夥佈散謠言;不可與惡人連手妄作見証;不可隨眾行惡;不可在爭訟的事上隨眾偏行,作見證屈枉正直;也不可在爭訟的事上偏護窮人。」其他的條文,對犯傷害罪者,是按照「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原則來懲處,這讓我想起劉邦進咸陽城時,與民眾的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看來古今中外的食譜大同小異 女兒跑來書房看我,問:「你在看什麼?」我說:「一部人類最早的成文食譜。」女兒把我趕出坐位,霸占我的電腦,津津有味地看著「漢摩拉比法典」的條文。她說:「好原始哦!不過有些條文的精神現在還適用,它保護私有財產與婚姻制度的精神比現在還強。我怎麼有一種感覺,這些條文看起來好像電腦的程式語言ー『若A,則B』;如果怎樣,就怎麼辦;假如不這樣,那麼要那樣。嘻,好好玩。」我心中一陣感動,一個「鼎」卦,就如此被她破解了 浩瀚的思緒帶我飄揚,我彷彿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凝視著幾千年的文明在一爐巨鼎中沸沸揚揚地翻滾,一部部法典出世,無數法律、管理辦法、習慣、前例、操作手冊的誕生,就從一條條的「若A,則B」累積而成,它們建立社會秩序,演化人類文明,主宰著歷史興替。不就是這樣嗎?一次又一次的假設,建構了邏輯的宇宙;一個又一個的靈感,開創了文學的大海,人生的豐富美好,竟然奠基在一個會思考「如果」的小小天性上 「如果」,多麼平常的一個詞、一種心念,它帶動心智大軍的移動,在軍團的中心空出一個圓,讓問題安放在中央,懷有惡意的,全軍滅之,懷有善意的,全家拱之。每一個「如果」,像一陣風吹開一波漣漪,一顆種子開出一株春花,一匙調味煮出一鍋羹湯,一支鑰匙打開一道門窗;心智騎著「如果」這隻神駒,從有限的人間馳騁到無限可能的時空;「如果」,把可能和不可能重疊,把真和假纏繞,把肯定和否定揉成一團,把「色不異空」的玄學變成一場遊戲。「如果」輕輕也煽風點火,文明與智慧便開始燎原。「如果」,是「1大於無限」的解答 女兒看我發呆許久,表情融合了漢朝的微笑和唐朝的煥發,神祕兮兮的,硬把我搖醒。「喂,沒禮貌,跟美女說話怎麼在發呆。我問你哦,我想到一個問題,你覺得我們是廚師還是小魚?」 我說:「大哉問,是廚師也是小魚。」女兒點點頭,她小小的心靈也許在想,結婚以前,她要把自己煮成一道美食佳餚
簡譯:鼎,是取卦象如承火之鼎,治國如烹飪,用木容火,聖人烹理心智來祭呈上帝,上帝烹萬物以養聖賢,巽合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位而呼應剛,所以根本亨通。象徵君子堅正其位凝集天命。初六,鼎高之初先測地平不平,鼎趾不平而顛斜,有利脫離否困,得妾賜給兒子,沒錯。九二,鼎內有實物,我的仇敵有病,不能靠近我,吉。九三,鼎革兩難之際,鼎耳之處作改變造形,意義不大,行進受阻塞,雞湯美味卻不想吃,下雨了才止住後悔,最終有吉。九四,鼎折了足而把準備給上司吃的食物翻覆在地,主人臉色難看,凶。六五,最尊貴的鼎完成了,黃金般的耳與鈴鉉裝飾讓人敬仰信服,有利堅正。上九,鼎的極品用玉造的鈴鉉,呈剛柔有節之狀,大吉,無不利 筆者心得: 鼎是治理,用容合建構文明。鼎的安立靠三足的等長,而「風」容變,所以長短有變,立不安穩。小小的不穩是好的,容納異議雖會有小的亂流,可是這也是鼎卦最重要的能量,即是用「如果」開始,以文明為終(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如果」之後有「則如何如何……」,這是找答案與方法的工作,是實踐治理的基本功。能多儿思考又能建立體制,連改革派都沒有攻擊的機會(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鼎革相綜,改革與守舊兩派相爭是管理學的常情,總是雙方都不滿足(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無法安撫改革派,治理受到改革派挑戰,斷了一腳,政局幾乎崩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建立共識的鼎,亮麗的治績萬民共仰(鼎黃耳金鉉,利貞)。鼎盛的文明可以吸引萬眾的幫助,共創盛世(鼎玉鉉,大吉,無不利)。而最玄妙的是,文明的建立起顧一個「如果」的心智,而「如果」正是改革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