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改心得 |
5 水天需-明珠出土 躊躇等待,隱忍待機 中兇 等待之象 飲食宴樂以待時 需卦,陰雲在天,艱險在前,需侍時而進,需要,等待,期待。擔當險難,有所欲求。有聰明才智。坎爲體,有財官之喜,利中男,乾爲體,且泄氣,失脫,災病,降職丟官。 ○ (遊魂卦) (水天需)等待、隱忍、自重、期待、躊躇 (外 卦)坎為水:陷、險 (內 卦)乾為天:剛強、往前進 (需 卦)時機未到,耐心等待機遇 1.「需」:須。等待。(等待有利時機、不宜急進) 2.退守、候時機。目前尚無法得到 不宜急進、投機、妄動 3.吉方:北方、西北方
上卦坎水有險境,下卦乾為剛健,一直要往前走,好比雲已經升到天上去了,失去原來水的滋潤作用,在等待雨水降臨。乾卦有欲求上進又不得而進,「需」是待機之意,稱之為「水天需」。 凡事皆當順時,不可躁進,要有恆心,意志不可動搖,愈接近危險,應愈謹慎。 已陷入危險時,千萬不可逞強,必須順應變化,保持中正的原則,並禁止積極性的行動。
需命卦的人 伺機而動 上卦坎為水,下卦乾為天;雲聚集在天上,醞釀著下雨。「需」是積極性的心理上之等待,但等待又有消極守候之意,指不建議採取主動,因一切事務有其發展變化的時機。不過,等待中容易拖延,故做起事來也不能立即見效,有停滯不前的無力感故。沒有耐心及方向感,所以建議在事情未明朗前,與其妄動不如伺機而動,才不會白忙一場,耗費心力。 由於乾(天)是純陽,堅強而有力,因此只要耐心等待,最後前途仍然光明亨通。此卦適合創作、發明、著作,如果有機會,建議可以多往這個方面發展,會有很大的成就。
占感情 開誠布公,強求不得 交往時,自己會很想確定對方的感情,但得先查清楚另一半的企圖心,否則很容易上當受騙。有時候另一半會讓人覺得態度有些三心二意、捉摸不定,有曖昧的第三者會出現,影響你們之間的感情。 在婚姻中正處於兩難之間,男貪婚,女貪嫁。凡事順其自然,不可勉強,彼此之間緣分很深,也很相愛,但同床也可能會異夢。 男占她很喜歡你,但心中還有很多疑慮,尚不能把心胸完全敞開,也許是男方的態度不明確,使她猶豫不已。 女占 男方看起來很有誠意,但是自己的內心總是覺得不妥,也不能把感情全部釋放,看似無情,卻有情。妳的感情路上會出現競爭者,不可急進,等他以誠心純正相待,才值得妳對他付出,對結婚不用太積極。
占事業 靜觀其變,掌握時機 在事業方面,凡事有停滯不前的感覺。不要擴大營業,實施新決策要以內部發展為主要的根基,企業發展不可急於求成,要等待機遇的到來。經營者要及時趕變戰略,靜觀其變,錯誤的決策會使公司虧本。控管風險、居安思危、務實本分、養精蓄銳,準備迎接下一次的機會來臨。 公職 宜多注意操守,不要妄進。
占求財 勿貪小利 不可貪圖眼前的小利,看似有利可圖,其實一切只是假象。如果想開店當老闆,必須到處追著錢跑,雖有進財,但是財不是很多,宜到北方求。若遇婦女之財,則此財是在歡樂中求得的,用心卻難以入手。不可二人同求,錢會進入別人的口袋。
一個缺損的圓 水天需:欲望控制我,我也控制慾望。我需要,我更被需要 「水」是進退兩難,是很深的坎陷,「天」是天命、天性,最強大的生命力,能讓最強的生命進退兩,像缺一個大洞似的,就是慾望。慾望是生命覺察到一種欠缺、需要,像黑洞一樣吸引著它,讓它無所遁逃。慾望刺激人類追求更好的生活,是文明的功臣。但是「水可載舟,也可覆舟」,慾望或需要,可以從生命的一點缺口開,逐漸發展成一片天,變成無法抑遏的影響力,像一個暴君似的,反過來控制了生命主體,譬如毒癮就是。慾望就是生命,也是毀滅。肉性的生命難免受慾望控制,但靈性與神性的生命需要控制慾望 女兒從學校回來,臉色不太高興。我問:「怎麼了?考試不理想嗎?」她說:「國文考『無欲則剛』是誰說的,我選老子,結果是孔子,錯了這一題,不然就可以滿分了。」我說:「曾國藩說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山高千仞,無欲則剛』,妳下一次用這題考老師,說不定可以扳回一城。」女兒臉色轉喜,說:「古今那麼多人說過那麼多話,我不相信老師都能記得住。」我說:「需要什麼都記得住才能當老師的話,恐怕沒人敢當老師了。」 講到「需要」,我靈機一動,問女兒說:「欲就是慾望,妳知道『欲』這個字的造型很有意思,欠了一個山谷那麼大的洞叫欲,妳說傳不傳神?」女兒問:「我不懂,為什麼欠了一個山谷是欲?」我說:「妳想像一下,妳的心覺得缺了一大塊,妳覺得不完整,妳需要把缺塊補進來,這種需要未被滿足的狀態,就是慾望。缺塊愈大,慾望就愈大。」女兒聽了,在胸口劃了一個又一個的圓圈,若有所思地問:「老子主張『清心寡欲,無為自然』,佛陀也孝人『戒欲』,連孔子也說『無欲則剛』,欲望真的是個壞東西嗎?叫我們的心缺一大塊。」 這個問題真難,我默想這欲望的意義 神經醫學研究發現,人類對外界的刺激會依其被欲求的程度和種類激活腦內不同的皮質區(眼前葉,中、前彎弓區),造成多巴脾的分泌,產生不同程度的快樂和滿足,並產生正向迴饋的行為。慾望的滿足與否,對人的成長至關重要。精神分析學家如弗洛依德的「戀母情結、恐父情結」,拉肯的「不完整欲求(jouissance)」,都主張慾望的滿足與抑制,對人格的形成佔有決定性的角色。印度哲學家克里斯那目提說:「對慾望不理解,人就無法從桎梏和恐懼中解脫。摧毀了慾望,就摧毀了生活。扭曲它,壓制它,人類摧毀的可能是非凡之美。」他主張慾望是與生俱來的,構成了人類行為最內在、最基本的要素。通過慾望滿足,人和環境交換而化一,所以慾望是人改造環境與世界的根本動力,也是人類進化的第一號功臣。老子在《道德經》中,叫這種慾望為「道」,稱它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是主宰一切人類活動的本源。首先,性慾造成生命誕生,人是性慾的產物,生命的延續有賴性慾的發展和延續。不同的慾望在不同時空不同人身上盡情表演,構成了多彩繽紛的世界,千嬌百媚的人生 我問女兒:「有人說ー人是慾望的奴隸,理性是感情的奴隸。妳同意這種說法嗎?」 女兒:「有一點道理,有時候我肚子餓到不行,手抖個不停,心裡只有一個想法ー找東西吃。偵探柯南的卡通片時間一到,我什麼書都看不下去,一顆心早就飛到電視機前面去。對某些事物的需要,我覺得自己完全不能抵抗,讓我身不由己,真傷腦筋哩。」 我說:「太餓了會死翹翹,食慾保護妳不會餓死,當然沒得商量。至於卡通片嘛,可能大部分是妳去擴大的,是妳自願把它捧上天的,所以慾望這個主人的槽力有兩種,一是天生本能的,二是奴隸不小心送給它的。」 女兒:「這樣好好玩哦,慾望它控制我們,我們又操作它的控制力,控來控去的,好像諜對諜的遊戲。」 我說:「就是這麼好玩。當人被慾望控制署,慾望是法老王,他要我們去蓋金字塔,我們就辛苦一輩子蓋金字塔。不過我們有時不作奴隸,換作法老王,我們操控慾望,把自己的慾望變成許多人的慾望,教大家幫我們蓋金字塔。」 女兒:「我不懂,要如何操控許多人的慾望?」 我說:「像釣魚一樣,魚想吃餌,一個很卑微的需求,但時常需要魚用生命的代價來換。全力製造需求,激發慾望,這是商業行銷的根本心法。在這商業競爭的時代,比的就是誰操控慾望的手法較厲害。當全世界的人都不得不向妳製造的慾望屈服時,妳就成功了。反之,當妳被四周排山倒海而來的慾望所淹沒,妳就失敗。ー慾望使人成功,也使人失敗。」 女兒伸長舌頭,像玩一枝獵槍不小心走火的小孩,說:「乖乖,有這麼厲害,很像金庸小說中的『吸星大法』,一不小心就被吸到燈枯油盡了;難怪聖賢教人要『無欲則剛』,要『清心寡欲』,原來慾望是很危險的玩具,我看也不怎麼好玩。」 我說:「無欲則剛或清心寡欲,本身也是一種慾望,一心想脫離慾望掌控的慾望。這和心經的『空即是色』的說法很相似。」 女兒:「啥米碗糕,我聽不懂。」 我說:「妳覺得慾望讓人卑微,還是讓人高貴。」 女兒:「卑微ー它讓人當魚、當奴隸,教人不完整,陷於飢渴,痛不欲生。」 我說:「沒錯,叔本華和佛陀都說ー慾望是人類痛苦的根源。不過很有趣,拿破侖將軍有一句名言ー『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抱著想升官發財或名留青史的慾望,可以讓人勇敢、堅強、做出超凡入聖的行為;有偉大的慾望,才有偉大的人格。印度哲學家曾說ー偉大的慾望,帶來偉大的時代。人類的歷史,是一部慾望表演的劇本。妳說有沒有道理?」 女兒:「是有一點道理,不過這樣說來,豈不是說慾望既是魔鬼,又是天使。」 我說:「正是。一心把慾望看成魔鬼的說法,本身已經偏離中道;堅持人生要不斷驅魔絕慾的說法,否定了慾望的正面價值,豈不自身也陷於重大的錯誤?有一本書《一個缺損的圓,The Missing Piece, By Shel Silverstein》,內容寫說有一個圓缺了一小塊,到處去尋找它的缺塊,最後它發現本身缺了一塊的現狀,反而更好,更完整。我介紹你看,它的內容與我們今天的討論有關。」 幾個禮拜以後,女兒跑來找我,說:「原來讓圓缺了一塊,比完整的圓更完美;好比讓心中存著一些未滿足的慾望,會比完全沒有慾望,或慾望全都被滿足了,都更美妙。這是我的讀書心得,你覺得怎樣。」 看著女兒得意的神情,有這本書的心得伴她走一生,我心裡有一種安心
簡譯:需是需要,等待在欲求之中,有相吸引的信心,光明亨通,堅正吉,涉大川有利。剛健面對危險不容易陷落困窮。象徵君子用飲食宴樂滿足欲求,等待欲求。需要像水與生命的關係,用不同形態與困難製造需求,太多太少都不好。初九,需要很弱,遠在效外。利用恆久相吸的天性,沒錯。九二,需要像沾著水的沙,水成份很少,沙的吸水容量大,還能接受更多的水,呈現供需不平衡的狀態,有一點批評,終吉。九三,需要掙扎在泥水裡,水的成分很多,但不能食用,泥士像是招來的罪徒,有災從外來,呈現一種敬慎的心態。六四,需要來到血裡(像火一樣的水),是融於自己身上的東西,只能臣服它並聆聽它的需求。九五,需要在酒食之中,這是永遠不會變的,堅正吉。上六,進到洞穴中,需要自足於穴中,但別人需要你,有三個不速之客來,敬之終會吉祥 筆者心得: 需要有強弱之分,有外內之分,也有遠近之分。需要有其相對性,也有其絕對性。需要可以變化、甚至反轉。我們是需要的主人,往往也是需要的僕人。上六的爻意即有需要的反轉,自己的需要滿足了,自己反變成別人的需要。從需要的角度看,人生處處是需要的交換,是一場沒有休止大小需要的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