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資料庫

彩虹牌 易經 易經占卜 八字占卜 生命靈數 托特牌 姓名學 象棋掛
彩虹牌 易經 易經占卜 八字占卜 生命靈數 托特牌 姓名學 象棋掛

修改心得

20 風地觀-接受觀摩  觀瞻、歷覽之象

靜觀之象 省察周偏以正風氣

觀卦,風行地上,和風輕拂大地,觀望、追求、臨觀、觀賞、觀察瞭解、懲罰告誡。察民情,設教化。巽爲體,謀事可成,坤爲體有災。有是非,健康差,咎當主母,女奪母權。有腸胃病、傷脾、呼吸道疾病,下肢癱瘓,半身不遂之症、風濕。觀又爲大艮大止,有靜觀不動之意。

          

(風地觀)展示、觀看、視察、仰望

(外  卦)巽為風

(內  卦)坤為地

(觀  卦)萬物得以感化,恭敬仰慕

.「觀」:觀望。(外美內虛)

.衰退、危險之時運、宜觀望、待機而行

宜以誠待人、知其進退

.吉方:東南方、西南方

上卦巽為風,下卦坤為地。風行地上,可以搖動物體,萬物備受感化。觀看物體的動向,也可以察知風的動向,稱之為「風地觀」。

  風本無形可觀,含有凝視、潛在於內的勢力,同時可以展現驚人的爆發力。因此要觀察它每個階段,需靜思深入,分析物體的本質。要由高處往下觀望,因為這樣視野更寬廣,對研究者更加重要。

  「觀」含有凝視的意思,善體察細微,用心去觀察事物,徹底看出其真意。要懂得觀察才有果斷的決策,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上,不僅需要旁觀事務,也要內觀自身來檢查自己的行為得失。權衡利弊,以確定進退之策,再經縝密思考才可以明辨是非,向人們展示道義和正確的選擇方向。

 

觀命卦之人  追求心靈的提升

觀卦有陰氣漫長之意,也就是秋風將起,離冬天不遠。此卦在精神上的問題大致上可以斷為吉,但在物質上就不是如此;在精神上可追求心靈上的提升, r 觀」

是不前進的,不過於追逐金錢等物質享受。

: 是要我們多多去觀察別人的長處、智慧,以及成功的地方, 眼光千萬不要只停留在表面上。只要能夠深入了解、廣納意見並誠心對待周圍的人, 一切自然會圓滿順利。

 

占感情  多多了解彼此

雙方的戀情有阻礙,需要多花點時間來增進彼此間的認識。多觀察兩個人的背

景,不可操之過急,可透過長輩撮合。

  此卦比較不利男方。女生喜歡浪漫,男生反而耍的是心靈契合。從外表看感情

不錯,但內有不穩定的狀態。

男占你的女伴外表溫柔,但自我主觀意識很強,也很小心謹慎。對事情比較優柔

寡斷,沒有什麼主見。以後還會有三角習題來干擾你。

女占男生個性比較武斷,是很有才能的男人,但是思想封閉,不好溝通。除非完

全由妳做主, 否則很難滿足妳的需求。

 

占事業  危機就是轉機

一動不如一靜,在牽涉到金錢之前觀察自己和市場競爭對手的情況,再做出決

策。管理者必須有遠見,把逆境看成另外一種賺錢的好時機。任何決策最好透過市場分析後,再做決定。

公職不可高估自己,防有人暗中作弄,無貴人。

 

占求財  忌投機

普通。春冬財較旺,可從事本業,不可投機,不可急求財,有投資最好觀望一

段時間,暫時保守而行。

 

 

用觀想安靜人生

    風地觀:生命有一種安靜的流動,讓意義和感動以適切的韻律撫觸心靈,可以安住,可以翱翔,叫作觀想

    「風」是接受、吸收,「地」是臣服、虛無,用虛無來吸收,用臣服的態度來接受外來的文化,就是「觀」卦,有觀想,觀賞,觀光的意思。「觀」卦是「山」卦的放大,因為兩個陽爻在上,四個陰爻在下,所以會有「山」安靜、不參與的色彩。「觀」原是用眼睛看東西,經過延伸後,凡是用五種感官覺察事物都是「觀」,甚是連「覺知」,發生意識、意義的過程也納入「觀」的範圍。這個觀字和「觀音菩薩」的觀有關,因為在佛理中「色」是觀來的,所以要離色成空,要在「觀」字上下功夫,譬如有一種靜坐的功夫就叫「止觀法」。生命需要觀才能健全,否則會患「知覺剝奪症候群」。觀得太亂也不好,最嚴重的就是把自己的想像看成別人的意圖,叫「妄想症」。觀想是神賜給人類的最好禮物,是心智的奇蹟,善用觀想,往往有福至心靈的感覺

    我從小很愛看電視,看漫畫,看電影,看一切進到我的視野的東西。這雙眼睛除了睡覺,一直很忙。為什麼我這麼喜歡看東看西,我也不懂。有時在路上看到瞎子,心中會很同情,也很害怕,怕萬一發生什麼意外自己變成了瞎子,對我會是多痛苦絕望的一個不報。我問母親:「如果小朋友就變成瞎子,長大以後跟他說他沒看過的東西,他想得出一個很像的東西嗎?」母親說:「我也不知道,有可能是根本無法想像,因為他看過的東西太少了,很像手裡的積木太少,很難蓋出一個大房子。」從此我很珍惜這雙可以把東西看進來的眼睛,像一個永遠吃不飽的胖子,貪婪地吞噬這個花花世界,閱讀書畫裡的浩瀚大海,捕捉光影的奇幻繽紛,唯恐有一天我看不見時,我的積木不夠多

    中學時生物課教神經系統有感覺非經和運動神經兩大類,而感覺神經有嗅、視、聽、味、觸五種,我才發現積木不只是「看」的一種,不同的感覺有不同的積木,而我天天都用得到。對蛇而言,嗅覺的重要性有如人類的視覺,沒有嗅覺的蛇無法存活。麻瘋病人的觸覺壞了,吉果受傷不自覺,往往道致毀容殘肢。如果動物要好好活著,感覺的健全是一個必要條件。「生命像海綿一樣,要不停地吸收感覺。感覺需要不停的輸入,就像魚鳥要不停地覓食一樣,是生命的必要和常態。」我當時有這樣的領悟

    長大後我讀心經時發現,原來除了五覺以外還有更高的一覺,叫「識」:意識、意義,想法,感動,情緒,一切心智活動總稱。視覺和它比,變得微不足道,是三等兵比總司令,前者只是工具、途徑,後者才是生命的價值、目的。沒錯,人生的目的:追求快樂、幸福、真善美,遠離痛苦、貧賤、無常ー光用看是辦不到的。於是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從小很貪婪地觀看、閱讀、聆聽、感覺,只是為了大量輸入「識」覺,讓心產生各種意義、感動來充實生命的積木。母親知道我讀心經,說:「心經很好,我也喜歡。」她的意思是我讀心經她喜歡

    大學時我無意中讀到這段報道:科學家曾作過視覺剝奪的實驗,把鴿子戴上眼罩一段時間,拿掉眼罩後,鴿子會失去空間感,再也無法好好飛;把魚養在沒有光的魚缸裡一段時間,再放回有光的魚缸,結果魚不再優雅迴游,一直撞上魚缸;把黑猩猩養在黑暗中,它的視網膜細胞會退化到眼盲的程度。一九五四年,加拿大馬克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進行了「感覺剝奪」實驗:給受試者戴上半透明的護目鏡,干擾其正常視覺,用冷氣機發出單調的聲音干擾其聽覺,手臂戴上袖套和手套,腿用夾板固定,限制其觸覺。受試者被單獨關在實驗室內幾個小時後,開始感到恐慌,產生幻覺,連續三四天後,受試者會產生許多病象ー出現錯覺幻覺,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焦慮、恐懼等,需數日方能恢復正常。這些實驗證明,大腦的正常發育,依賴與環境持續而廣泛的接觸。感覺的輸入,和食物的攝取一樣,是生命成熟成長的必備條件

    我的感想是:意義和感動的輸入,應該比感覺的輸入更重要吧?從小愛聽故事的我,沒有那些故事餵我,我思考的生命不能存活至今,換句話說,沒有故事的心靈勢必夭折而死。於是我發現自己的存活之道,就是要不停地吸收故事,攝取意義和感動。休閒或工作,沒有意義和感動,一秒鐘我也待不住,給我再高的薪水我也作不來。後來我更發現,對於發生在我四周的事,即使毫無意義,我也能夠賦予意義,產生自己的感動。讚美上帝!原來心靈可以用來接收意義和感動,同時又能生成意義和感動。我開始學易經ー幾條陽爻陰爻的符號,竟可以建構一個宇宙人生ー自我探索心靈能力的工作開始白熱化。母親說:「易經最難,我也不會。」她的意思是兒子聰明她很高興

    翻開易經:風地觀,風在上,地下在,風是吸收、攝入,地是柔順、虛無,以柔順虛無的心吸收攝入意義和感動,就是觀。觀想之初,天真無邪,是童觀;好奇害羞,是窺觀;然後觀察自己,觀心的本質,本觀我生;在國內外觀光,觀國之光;觀其他另類的事物,如觀天、觀神、觀萬物,雖無法比擬,但可相安相知,是觀其生。在易經與心經的研讀中,意義和感動,靜靜地繁衍而生,教我的心長出法眼,原來看可以不只用眼,還可用心,用閱讀,用聆聽,用觀想,於是槁木死灰可以看出生機盎然,千里紅塵可以看出虛幻淨空,而諸儒辯論幾千年的格物致知,祕訣竟然就是一個「觀」字

    正當我竊喜著ー晦澀懂的易經,玄妙無窮的心經,經過觀的功夫,變得千嬌百媚,婀娜曼妙的同時,有人向我警告: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新生的事物太快,帶來無法消化的意義和感動,網路世界更以千百倍的速度傳播意義和感動,如果不小心應對,我們會淹沒在意義和感動的海嘯中,萬劫不復

    的確,過多的意義和感動會讓人生病,甚至發瘋。太貧乏會餓死,太豐富會撐死,真是諷刺,當初很愛看東看西的小孩,如今身邊聚集了滿山滿谷的積木,正為太多的積木而深陷囹圄。每次我走進誠品書局,開始時總會被琳瑯滿目的書勾起見獵心喜的情緒,經過一陣子的東翻西挖,心情便開始轉變,變得愁苦無措,不知要選那幾本,不買又愛不釋手,買了又怕像家裡那堆沒時間看完的書,每天唉聲嘆氣,徒增懊惱

    記得小時候問媽媽說:「世上書那麼多,看不完怎麼辦?」媽媽回答:「看一本算一本。」曾幾何時我竟忘了這個隨緣而看的對法。有一次逛書局,我聽了朋友的推薦,放棄了自己很中意的九本書,只買了他介紹的那一本回家,看了一半,發現實在有夠難以下嚥,隔幾天便向他抱怨,還笑他品味太差,結果他惱羞成怒,說以後絕不再與我推薦任何東西。我自知理虧,向他道歉,可惜兩人的感情一直不能回復昔日的甘美。那次的教訓後,我也不隨便為人推薦書單,因為書太多,而時間太少,每個人都很心急,也必然讀得很急,向心急的人判紹書有點像替急症病人介紹開刀的醫師一樣風險奇高,萬一開出問題還會受到埋怨怪罪

    看來這觀的問題真複雜,看太少沒見識,看太多心煩意亂,看太快沒感覺,看太慢看不完,太近瞎子摸象,太遠見林不見樹,往往該看的沒看到,不該看的看一牛車。以前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她看《基督山恩仇記》看了十九遍;小時候我姐姐看《梁山伯與祝英台》也看了十五遍;如今想起,生命中擁有百看不厭的事物的她們是幸福的。龍應台在《大江大海》寫到她帶父親去看京劇「四郎探母」,看了千百回,還是看不膩,而且每看必哭,其父的深情專注是幸福的。和這事相對的是,有一次同學錄了一片寫真集來家裡,說裡面有數千張的美女清涼照片,幾個老同學花了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把所有的照片看完,開始每個人都是「性」致勃勃,又噓又叫,然後漸漸安靜,最後竟都打起瞌睡,作一個社會的菁英份子,卻讓自己的一生看得如此貪婪膚淺,心急粗暴,附庸俗鄙,如果母親知道了,或許會罵說:「真是白長了這雙眼睛。」

    母親離開已經十年了,借著她教我的觀想,她彷彿還安住在我的心裡。從安住到超越,生命用觀想在時空中靜靜地流動,用最適切的韻律撫觸心靈,我想念著母親,謹用此文感謝她教我如何看這個世界,我一直相信,她也一直用我看不到的方式在替我加油

簡譯:觀是觀想觀看,用安靜接受感想的發生。順而接受,中正的心可以觀天下。盥洗敬果和雙手而不佔位搶著要荐拜,有誠信呈現肅敬的樣貌,在下的人民看到了就接受了教化。往上觀天神之道,四季不會偏錯,聖人依神道設教,天下人都信服。象徵先王巡省四方,觀查民情設計教化。初六,幼童的觀點,天真無知,小人沒錯,君子羞吝。六二,偷窺而觀,對女人的堅正有利。六三,觀我的生命眾相,有進有退的樣貌。六四,觀一國的風景民情,以待賓之道檢驗王道,用賓客的角度改善王治。九五,觀我生而念及萬民生,君子沒錯。上九,觀其它一切的發生,君子沒錯

 

筆者心得:

    風是吸收、攝入,地是柔順、虛無,以柔順虛無的心吸收攝入意義和感動,就是觀。觀想之初,天真無邪,是「童觀」;好奇害羞,是「窺觀」;然後觀察自己,觀心的本質,是「觀我生」;在國內外觀光,「觀國之光」;觀其他另類的事物,如觀天、觀神、觀萬物,雖無法比擬,但可相安相知,是「觀其生」。在易經與心經的研讀中,意義和感動,靜青地繁衍滋生,教我的心長出法眼,原來看可以不只用眼,還可用心,用閱讀,用聆聽,用觀想,於是槁木死灰可以看出生機盎然,千里紅塵可以看出虛幻淨空,而諸儒辯論幾千年的格物致知,祕訣竟然就是一個「觀」字